第370章
当然,刘晔也是冤枉的。他现在身在曹营,曹cāo面临各种士族压力。他作为最早跟随曹cāo的几个人虽然位高权重。但同样因为他姓刘,汉室宗亲!如今刘琮举起了宗亲复兴汉室,匡扶汉室的大旗。这也让刘晔等为数不多的抛头露面的汉室宗亲处境十分尴尬。这个时候她那里还有心情来离间江东的孙权和鲁肃!
这封信当然是刘琮写的。当初樊城之战时,刘晔就曾经作为曹cāo的说客,试图说服刘琮。结果差点被刘琮说服。而也就是在那是,刘晔留下了自己的笔迹!刘琮是穿越者,对于三国时期,曹cāo仿造笔迹骗徐庶的事情可是再熟悉不过。如今刘琮活学活用,就是想给江东集团下一些猛药!
其实鲁肃如果冷静的想一想,就能看出这封信的破绽。他所认识的刘晔绝对不会是这么唐突的人。这个时候写这种信给自己?但是正是因为孙权说这封信是侍卫得到之后直接交给他的。所以鲁肃并没有怀疑信的来源。
而张昭也明白,这肯定是敌人使的离间计!不过,他不能说的过多,不然就显得做作。毕竟在江东,他与鲁肃并不是十分要好,相反而是有点不对付。而书信又出自他的手!张昭后悔的同时也有点庆幸,庆幸当初当机立断从孙绍手中截下这封信。
如果是孙绍拿着这封信叫个孙权,那孙绍必定会被孙权和鲁肃恶人同时记恨!
孙权现在却又是有点恨张昭。不过等到鲁肃走后,孙权也冷静的想了想。张昭所做的并没有错。别说两个意见不同的人,就算是张昭现在还yu以往一样受器重,雨鲁肃关系再好,拿到这种信他也应该及时禀告主公。
孙权当然是信任鲁肃的,但看到鲁肃一言不发,毫不辩解的离开议事厅之后,他却有点回忆起来。张昭是怎么得到这封信的。如果这封信之际到了鲁肃手中,自己岂不是永远发现不了鲁肃竟然还与江北曹cāo集团有人来往?
跟张昭主张华夏一统比起来,孙权更喜欢鲁肃的割据、争霸方阵。但孙权无法容忍这种私底下与敌对势力的联系。难怪曹cāo总是将目标锁定江东?曹cāo肯定在江东布置了不少眼线,潜伏了不少jiān细。如此看来前些ri子那些说书人也是曹cāo派来的了!
就这样,曹cāo又替刘琮背了一个大黑锅!而此间事情之后,孙权又单独召见了张昭数次。仔细询问您了书信的来由。张昭当然一口要定,书信时偶尔得之。并且抢到鲁肃可靠。这是敌人的离间计,希望孙权不要再怀疑鲁肃。孙权虽然表面上接受了张昭的劝告,但内心里还是十分不爽,这一点也没有逃过张昭的眼睛。看到孙权连一向器重的鲁肃都有所怀疑,张昭更是赶到心寒!
有时候明明知道是敌人的离间计策,先是孙绍,现在是孙权都选择了信任敌人,选择了中计!这是让张昭无法接受的。如果说孙绍年幼,社会经验不足还可以理解的话。这孙权作为上位者就不应该,比起孙策来差的太远了。张昭再想起前几ri刘琮给自己写的信……
与孙权认定是曹cāo捣鬼不同,张昭将目标指向了刘琮。不过张昭可不敢直接向孙权说。鲁肃是接到了刘晔的书信。张昭总不可将刘琮写给自己的信拿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。相反,回到府中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刘琮写给自己的谁能烧毁。
不是张昭胆小,而不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满帆。孙权对待鲁肃尚且将信将疑。而自己以前都是主张归顺朝廷,此时若是被孙权知道自己与刘琮有书信往来,那真是长一百张嘴都说不清。而且自己的处境肯定比鲁肃要难。
就在张昭以为此事告一段落,孙权不再追究时,孙权还是有了行动。鲁肃被调往柴桑,虽然统领的兵马并没有多少区别。但张昭明白,孙权对于鲁肃还是有所防范,至少鲁肃现在最多只能是当初周瑜那种待遇。
周瑜虽然是孙策托孤的二位重臣之一。但孙权却非常忌惮他与张昭。所以主政之处便将二人拆开。一个留在吴县,一个在柴桑抵挡和jing工荆州。与当时的周瑜想必,现在的鲁肃显然是被疏远了!
要知道,在此前是孙权可是对鲁肃言听计从。而且周瑜当时在柴桑也是十分必要的。江东对打的敌人是荆州刘表。但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。江东最大的敌人在江北,吴县的西北防线便是曹cāo集团的大将张辽!而西面是盟友刘琮。
江东的文武大臣对于孙权的如此调动十分不解。而张昭知情偶遇不能说。当事人鲁肃更是一言不发直接去了柴桑。鲁肃心中虽然有委屈,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。他的这位主公他了解。自己行的正坐得端,只要过一段时间,或许就能释怀了。